“归根到底,它创造了又一个“用科技提高效率”的典型场景。”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这样评价美国办公视频公司Zoom。
Zoom是他投资生涯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。疫情推动了Zoom营收的高速增长。其2021财年半年报收入直接蹿升到9.92亿美元,相比去年同期翻了3.7倍,在风险投资阶段就已入局的张磊凭此大赚一笔。
另一笔收获巨大的投资,是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,在2013年11月参与的对金山办公(688111.SH)2000万美元的投资。截至2020年11月底,这部分股份价值超过11亿美元,回报高达50倍。
如果将视角拉高,拉远,我们会发现,不论是Zoom和金山办公,或者是CRM的王者Salesforce、有着最高市值的老牌企业微软、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公司Adobe,互联网巨头孵化出来的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,这些成批出现的千亿、万亿级估值的企业,都身处这个共同的庞大赛道。
办公软件每隔几年就会跑出一个巨头。但神奇的是,这个行业不会出现新巨头灭掉上一个巨头的情况,而是相互之间长期共存。
奈飞(Netflix)首席执行长里德•黑斯廷斯曾多次表示,睡眠是奈飞最大的竞争对手。
传统意义上互联网企业的主营业务,长期集中在购物、刷剧、聊天、短视频等休闲娱乐生活上,构成了人们的闲暇时光。但就像黑斯廷斯的说法,这些闲暇时光是有边界的。
除了睡眠之外,互联网公司必须去面对的另一个重要的边界,就是工作——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网络的时间,甚至比睡眠时间还要长。
互联网公司显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用户出现和停留的地方,工作办公作为用户停留时间最久的场景之一,很早就受到了创业者的关注。
1993年,Salesforce在美国旧金山成立,为用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平台,并且不必像传统软件一样安装软件甚至购买硬件,从而避免掉各类复杂的后台处理系统,因此也被称为“软件的终结者”。
Salesforce的出现实际上并不合时宜,因为早在1993年,互联网化的工作环境远未成熟,因此这家企业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,到2004年才在纽交所上市,当年收入达到1.75亿美元。
互联网的生态逐渐成熟。在中国,较早开始学习Salesforce模式的企业是纷享销客,自2011年12月开始创业,先后获得了IDG、北极光、高瓴资本等知名风投机构的投资。
纷享销客创业的同一年,金山办公从当时已经在港股上市的金山软件(体系中分拆独立。在完全不知道怎么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做办公软件的情况下,雷军仍然要求团队转型,重金投入研发,并放弃利润考核。
义无反顾的互联网化,给金山办公带来了足够好的回报。这款中国最早问世的文字处理办公软件之一,得以领先于此后出现的一系列对手,在移动互联网协同办公的赛道上跑在了前面:
2014年,钉钉早期版本问世;2015年,石墨文档上线;同一年,提供在线文档功能的“语雀”也开始从支付宝团队内部开始孵化,2016年,字节跳动研制出了一站式协作平台“飞书”,主打通讯、日历、云文档、云盘和工作台的深度融合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,企业应用、在线办公市场快速热闹了起来,在协同办公软件领域,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。
特别是以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为代表的一站式协作平台,不仅具备了传统的OA功能,还集成了包括文档处理、财务处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功能,便于企业管理,成为了企业管理层优先推广的工具。
当时人们普遍预计,以微软Office为代表的传统办公软件,将在这种办公应用线上化的过程中被颠覆掉——自从2006年Google Docs上线之后,这样的声音就一直存在。但现实的情况是,Office在办公应用的统治地位仍然稳固,全球范围内的用户,每年依旧雷打不动地给微软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。
“每天无数人喊着要颠覆的Office,到现在仍然活得好好的”,金山办公CEO章庆元看到,实际上Office做到了用一套标准化产品,满足了几乎所有行业的需求,并且形成了庞大的生态体系,包括上下游的公司、研发代理商、二次开发者,都基于Office设计了各类OA、ERP业务,这让Office有种“基础设施”的意味,也体现出了文档处理软件在办公应用中的核心地位。
但反过来看,Office的持续强势,也并没有影响Google Docs、金山办公、钉钉、Salesforce们拓展自己的业务,一种非常和谐的情况出现了:老的巨头历久弥坚,新的巨头也在崛起,这个市场里,并没有出现那些此消彼长以新代旧的桥段。
在线办公行业在朝着集成平台的方向发展,散落的“工具应用”将被进一步集成,金山办公也在做类似事情。
就在近日,Salesforce祭出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:以277亿美元的企业价值,将另外一家主打职场社交通讯的应用软件公司Slack收入账下,这笔收购成为了软件行业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收购案之一。
Slack在国际企业应用软件领域是一个名声响当当的企业。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办公软件钉钉、企业微信,就大量参照了Slack的设计理念。
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“开放性”,将市面上星罗棋布的各类企业应用软件兼容集成了起来,包括电子邮箱、短信、搜索在内的各类第三方服务,累计数量在百款以上。
如今它又将成为Salesforce的一部分,Salesforce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将覆盖整个企业应用的前端+后端。理论上,用户可以在其平台上完成办公过程中的几乎所有步骤。
和Slack一样,Salesforce本身也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收购——被收购的对象中包括了文档处理、在线客服、邮件营销体系、人际关系智能发现平台、媒体监控平台、网络视频平台等一系列前端、后端的应用功能,从而完成了从一个面向中小型企业的CRM系统软件,到办公应用大平台的蜕变。
一直没能被颠覆掉的微软,也是一个历史级的收购大师。早在1987年,就花140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一家名为Forethought的公司,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叫PowerPoint。从此,Office就稳坐演示软件的王座。
从那之后,微软先后进行了超过250次的收购与投资,从包括Visio在内的各类办公软件,到企业社交应用Yammer,再到网络通讯软件Skype,以及企业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等等,甚至还创立Surface平板电脑品牌直接杀入办公硬件。
伴随着软件产业与互联网生态的不断成熟,每一类办公应用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。并且由于使用习惯带来粘性,用户并不会在不同办公软件之间无限切换,各类应用因此长期共存。
在国内,办公软件企业也采用不同的策略扩充自己的功能与产品线,从单一功能向办公平台化演进。
金山办公最早只有WPS一个文字处理工具,到2000年之后就扩展到了包括表格、演示在内的办公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