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,我从南京一所专科院校毕业,学得是软件嵌入式开发。找工作特难,和上学时完全不一样,在学校随便糊弄一下还能不挂科,到了外面啥也不会基本没人理。

不得已,我又报了一个Java培训。培训5个月后,我自信满满地走向社会,结果现实又将我打回原形。第一回面试出了一道题要求在电脑上直接写代码,我写不出来。

我们隔壁学校的一个学长开了一个公司,开在学校的创业园里,专门做一些门户网站。我和学长说想进来学东西,钱给多少无所谓。

聊的时候他知道我以前大学是搞乐队的,对这话题挺感兴趣,脆卖个人情,提出把乐队的架子鼓搬到公司让他玩。

刚开始确实什么也不会,学长先安排我学习,画画静态页面,学习前端的HTML、CSS这些简单的东西。三个月后,我开始学PHP,由公司同事带我。那时我才知道他们也是培训班出来的,工资很低才2500,大家都是来积累经验的。

我的代码逻辑都是copy网上的,领导review代码的时候疑惑我的无用代码为什么这么多。这当然是因为我看不懂所以都copy进去了。

从炎热的七月干到年底,慢慢地我也能写一些简单的逻辑。年底的时候老板还发了年终奖,只有一千元。

过年回来,我们发现公司的门头已经变了,没有收到任何消息。我们七八个人凑在一起给学长打电话,一直打不通。大家都是刚毕业不久的人,现在工作没了,都不知道下面的路怎么走,商量了一下把公司稍微值钱的东西卖了,其实就是几把椅子卖了三四百,我们吃了一顿散伙饭,第一份工作就这样结束了。

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是2014年的“金三银四”,那正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,公司多机会也多,即使是我这样的毛头小子也拿到20多个面试机会。

一开始面试的时候我是一问三不知,但我会默默把这些面试问题都记录下来,回去记在一个本子上,当我积累四五十个问题,并能以流利的方式将它们讲清楚时,我开始陆陆续续接到各类offer。

成为面试大王有个小诀窍,一是不要怕面试,面试这个东西面得越多越有捷径可走,二是可以想象一个问题面试官会如何提问,搜索关键词将相关问题都准备好。最重要的是尽量引导面试官问自己会的东西,不要抢答,当他问到就可以开始自己的“表演”了。

我的第二家公司是一家很小的公司,没有问我太多问题,只是看我之前做的官网就收了我。他们对我说给不了我太高的薪资,只能给到4300。我心中狂喜,因为之前的offer基本在3000左右,但我还是压住喜悦问能不能加到4500。

在新公司,我的工作是Java方面的增删改查,遇到不会的就问身边的大佬。我自认为情商很高,尤其擅长捧人,每当大佬帮我改写代码,在点击运行的那一刻,我喜欢用真挚而夸张地语气表示惊叹。这往往会令他们不好意思又十分受用。程序员其实是很单纯的一类人,只要你认真倾听他们研究的成果,满足他们的成就感,他们就乐意倾囊相授。再加上我时不时给他们带个早餐买瓶水,久而久之,我就和大佬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师徒关系。

我还勇于和产品经理砍需求,平常在食堂遇上,我都会顺手帮对方刷个饭钱。这没多少钱,但在评审需求的时候,“拿人手软,吃人嘴短”,产品经理就比较好说话了,很多无可厚非的需求就能省则省了。

在这家公司,我待得很舒服,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帮忙。而且公司是做政府项目的,项目框架基本换汤不换药,平时和业务方多吃吃饭,会说话,基本不会太为难人。

第三家公司是外包公司,给我开到了8500。我第一次接触外包,才发现外包这东西很不稳定,往往今天刚做完一个模块,明天就调到别的部门,后天这个部门就解散。

正好,我加入了一个电商项目,项目十分难做,幸运的是组里有一个数据库能力特别强的大佬,跟在大佬身后我们也有汤喝。

第四家公司是个互联网公司,给我开到了12000。面试能过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当时体量还小,再加上面试官是做IOS的,不太懂Java,只是看我回答得是否流利,所以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,很轻松就面试过去了。

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些十分优秀、履历光鲜的同事,可能左手边坐的是南京大学的,右手边坐的是北京科技大学的,正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优秀的人干活都有自己的方法论。有一个同事花了一星期就看完一本很厚的技术书,无论翻到哪一页考他,都能说出80%以上的内容。真是太神奇了。

公司每周还强制组织一次技术分享,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准备,被迫成长了不少。

当时我们公司在做一个收取会员的项目,落在我们团队身上,由我和我的领导去做。这个项目有一些算法的东西,对我来说特别难,做不出来的时候就和同事天天开玩笑说大不了就辞职。但其实我身上压着房贷,做不出来也得硬做。于是我决定把问题上抛,遇到问题就找领导解决,领导是个技术水平很高但讲话很难听的人,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“像哄女朋友一样哄他”。我领导其实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,无论他如何羞辱我,我的态度都十分好,骂累了还会再去给他买瓶水。

后来这个项目做成了,我得到了最高的绩效。于是我明白了对老板来讲,只要结果是好的,你就是优秀员工。

其实在一个团队中如果做不到支柱型的角色,至少也要承担别的角色。每次开会讲话我都会带头搞气氛,每天干活也很有干劲,会加班到晚上九十点,领导很喜欢我这种亢奋的状态,我也会时不时讲些笑话,做团队的开心果。每个团队都需要这样的润滑剂。毕竟许多程序员太直男了,不怎么会交流,有时说话真的挺尴尬的。

我领导对我的评价令我印象十分深刻,他说我:“皮实耐糙。”说实话,看到这句话其实还挺难为情的,毕竟技术人员还是靠技术吃饭。其实这种划水摸鱼的角色并不是说对技术没有要求,至少要达到团队的一个最低标准。比如要的是20k岗位的钱,至少要达到15k的水平,其他用软实力补起来,还是可以看一看的。我有时也会短暂地奋起努力一下,但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同事时,我又消停下来,说来说去可能还是对技术没兴趣吧。

8月初的绩效考核,大家轮流去办公室谈线考核的时候领导说搞得不错继续保持,我还期望着能给个A,如果给B也能凑合。

等我进了办公室,看到HR、Leader、大部门领导都在,我顿时就觉得氛围不对了。没有打招呼环节,Leader直接宣读:“基于这半年的表现,上半年做了一些项目……但是bug率较高,XXX项目交付延期也较多,实际代码量其实并不多……基于以上情况,你绩效是C。你这边有没有什么异议?”

给C我是完全没想到的,而领导接下来的话让我更没想到,“我知道你也是5年老员工了,但是我们这边情况你也知道,C的话现在我们都是劝退,我这边最大的限度帮你争取了一下,可以让你到下周五。你看我们今天就达成一个共识,把这个事情定下来吧。”

后来我知道公司觉得老同事油了,想把工作五年以上没有期权的老员工都开掉。我确实油了,公司六点半下班,七点就走,我并没有觉得很过分。但公司来了一批从苏宁裁员的卷王,每天没活做也要待到晚上九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